新华社香港6月21日电 题:马儿往前跑,香港向前进——专访香港赛马会主席陈南禄
新华社记者韦骅
如果没有看过赛马,就不算到过香港。很多人会用这句话表达赛马之于香港的标志性意义。
位于香港岛湾仔区的跑马地赛马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马场之一,每逢周三晚的赛马日,这里总是灯火通明、车流如织。哒哒的马蹄声与看台上高分贝的呐喊声此起彼伏,骑师扬起马鞭在绿茵场策马奔腾之时,也搅动着香港这座城市的激情。
香港赛马会主席陈南禄,20世纪50年代就出生在距离跑马地不远的地方。每天上学途中,他总能路过跑马地。他称自己“与马场一同成长”。60多年来,跑马地几经翻修,在它的周围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陈南禄不仅亲历了香港赛马业的发展,更见证了香港的时代变迁。
“马儿往前跑,香港向前进,这是二者最相似的地方。过去20多年,香港经历了大大小小的风浪,但无碍我们向前奔跑。”在陈南禄眼里,赛马会与香港一直携手奋进。时至今日,陈南禄依旧记得,1997年6月30日,也就是香港回归祖国的前一天,自己忙碌的每一个细节;而对香港回归带给赛马业的变化,他更是感慨颇深。
“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当年这个通俗的说法,阐明了回归后港人的生活方式保持不变。回归后,香港赛马业的水平日渐提高,在国际马坛占据了领先地位。从举办国际一级赛,到成功协办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全力支持广州亚运会马术比赛,再到慈善捐款创新高……香港的马匹不仅仅“照跑”,更是大踏步向前。此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同推进大湾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联合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推进马匹运动及相关产业发展,加强香港与内地在马匹、饲草饲料、兽药、生物制品等进出境检验检疫和通关等方面的合作。
“25年前香港没有国际一级赛,现在我们一年有12场;那会儿我们的马匹也不算太好,但现在有非常多已进入顶级行列;我们在广州从化盖了一座占地约150公顷的马场,于2018年正式投入使用,现在很多马匹都去那里训练,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国家对我们的支持,让我充满了信心。”陈南禄说。
随着香港回归纪念日的日益临近,陈南禄更忙了,但他乐此不疲。为了迎接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赛马会拨出6.3亿港元支持特区政府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
“我们希望能有这个机会,给香港加点活力,也带来多一点的正能量。”陈南禄说。
成立于1884年的香港赛马会,是香港最古老的机构之一。经历一个多世纪的洗礼,赛马会早已跳出赛马行业管理者的单一角色,积极参与到香港的城市建设当中,与市民们的生活深度“绑定”。走在香港街头,赛马会醒目的蓝底标识几乎随处可见,但它还存在于人们“看不见”的地方。
在社区、教育、医疗等方方面面,赛马会都发挥着自己独特的社会属性。作为非营利机构,赛马会结合赛马、会员会所、有节制体育博彩、慈善及社区贡献的综合营运模式,盈余都以纳税和慈善捐赠的形式回馈社会。
陈南禄透露,上一年度赛马会交税近250亿港元,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过去两年每年平均捐款为45亿港元,惠及社会各阶层。如今的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不仅是香港最大的慈善捐助机构,也是全球十大慈善捐助机构之一。“去年我们拨出45亿(港元)做慈善,在新冠疫情期间,又额外增加18亿(港元)支持抗疫。将来可能还不止这么多,当然我希望这一部分不要再增加了,愿疫情早点过去。”
陈南禄强调赛马会是非营利机构,其价值核心在于建设美好社会。事实上,香港许多地标都有赛马会的影子。从医院、大学、社会福利设施,再到公共设施,包括著名的海洋公园和维多利亚公园、近年的活化建筑地标“大馆”,以及即将向公众开放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都由赛马会资助兴建;2003年非典之后,赛马会拨款设立了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针对老年人可能出现的脑退化现象,成立了赛马会耆智园,推出了多项脑退化症支援计划……
“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捐款,更希望得到社会的共同关注,把社会资源引到香港真正需要的地方。”陈南禄说。
他表示,赛马会将来仍然会积极投身慈善事业,但他同时强调赛马会需要自强,因为只有自己强大了才有能力去帮助他人,而新冠疫情,就是赛马会需要面对的一大挑战。
在疫情期间,赛马会首先需要保障员工和会员的安全,所有的防疫条例都要遵守,宁可保守一点也绝不冒险。在安全的前提下,赛马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通过赛马防护闭环让比赛顺利进行,实现“马照跑”。
“比如我们在数码业务方面也进行了投入,疫情下很多业务都是在手机、电脑端完成的,这是我们的应变之一,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疫情下,赛马没有停止,这是很多人一起努力的结果。”
陈南禄表示,赛马会将继续发展公益事业,为香港出一份力,坚持致力建设更美好社会的宗旨,“这是赛马会的责任”。
“我坚信,香港十年后的灯光会比现在更灿烂。”他说。
分享到朋友圈
1)文章会挂上你的二维码提高爆光率
2)分享出去的文章你就是作者
3)将会获得网站金币
4)首页推荐快速加粉丝
5)像公众号一样传播你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