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2月26日电 题:东北,有这样一座“双奥”冠军城
新华社记者于力 武江民
徐梦桃在北京冬奥会上的梦幻一跳,不仅让她收获一枚宝贵的冬奥金牌,还成就了她的家乡——辽宁鞍山,荣升为一座“双奥”冠军城。
除了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冠军徐梦桃,鞍山还曾走出过姜英、宋妮娜、郭跃、李晓霞、马龙、于洋、杜婧、孙玉洁、刘洋、李雯雯等10位夏季奥运会冠军。在鞍山籍奥运冠军群星闪耀的背后,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或是出身平凡却心怀金牌梦的运动员,或是默默无闻耕耘数十年的基层教练,或是不断参与、推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工作人员,他们用坚韧、奉献、热爱的光辉,成就了璀璨的星辰。
金牌背后的守护
2月14日晚,当确定徐梦桃夺冠的那一刻,有人从凳子上一跃而起,边跳边鼓掌,嗓音一度哽咽。她就是徐梦桃的启蒙教练张丽萍。
徐梦桃4岁时开始学习体操,有一次为了完成好一个跳跃动作,晚上下课后她自己留在场地上,不停地重复那个动作。从那时起,张丽萍就注意到了这个倔强的女孩,在随后的训练和比赛中,她都一直鼓励徐梦桃不断超越自己。正是因为张丽萍的帮助和引荐,徐梦桃开始了解自由滑雪式项目,并踏上了冰雪运动的竞技舞台。
像张丽萍这样,在鞍山有一批默默无闻的基层教练成为发现、培养、输送体育人才的重要力量。石海梅和丈夫白晓冬就是其中典型代表,郭跃、李晓霞、马龙三名奥运冠军都在他们的启蒙教育下,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
1989年,石海梅成立了一所体艺幼儿园,专门发展幼儿乒乓球事业。没有乒乓球台,就用24个小方凳搭起一个球台,逐渐组织起了一支幼儿乒乓球队。妻子抓娃娃,将好苗子输送给在鞍山市体育运动学校当教练的丈夫,这对乒乓球教练夫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培养链条。
难忘1986
仔细翻看鞍山籍奥运冠军的简历,可以发现,他们大多出生在1990年前后。在鞍山市体育局竞训处工作近30年的赵国福告诉记者,他们的成功,得益于1986年的一次“失败”。
1986年,第五届辽宁省省运会14个参赛单位中,鞍山市代表队仅排名第九。从建国初期全国支援鞍钢复工,到鞍钢支援全国建设,勇攀高峰、百业争先的精神镌刻在鞍山人的基因里,流淌在他们血液里。“第九名”对于鞍山人来说,无疑一次巨大的“失败”。
赵国福说,从赛场归来后,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每天五点半,天刚蒙蒙亮,鞍山市体育局局长就出现在操场上,与教练一起训练运动员。
体操教练孔繁启回忆,1987年左右,鞍山没有专业的体操馆,他就带着孩子们打“游击战”,从防空洞到大礼堂,只要是平坦的场地,都拿来做体操训练场。
100多平方米的学校大礼堂里,舞台上堆满了桌椅板凳,舞台下的水泥地被一分为二,左侧练体操,右侧练乒乓球。“从上到下,所有人都绷紧了弦,就想着为自己的家乡争口气。”他说。
1988年,鞍山市被列为“第一批全国乒乓球重点城市”。借此东风,鞍山市也开启了一轮“人才培养计划”。
从外省引进优秀教练,建设专业运动场馆,发展群众体育运动……“‘万人千台’乒乓球赛、‘农村万人’篮球赛等许多活动推动了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赵国福说,
没有终点的奥运接力
2008年7月,北京奥运会的奥运圣火来到鞍山。奥运冠军宋妮娜、乒乓球教练石海梅、全民健身榜样杨玉源都是火炬手之一。
那一刻,许多鞍山人围在火炬手旁,奥运的激情被这团生生不息的火焰点燃。时至今日,这座“双奥”冠军之城里,那束奥运圣火依然在无声传递,续写新的辉煌。
15岁的王梓浓是一名体校排球队员。每次参加训练,她都会提前一个多小时来到排球场,反复将球重重击打在墙面上。
当排球猛烈撞击墙面,在空旷的场地里发出爆炸般的声响,她都把这看作是“排球的心跳”。在一次又一次“排球的心跳”中,她的技术逐渐成熟,金牌的梦想也越来越近。
已经退休的石海梅夫妇,又策划了新一轮的“幼儿乒乓球计划”。每天带着上百名孩子在乒乓球台上训练,来回过招。
“现在我手里有很多好苗子。”石海梅说,“除非我干不动,否则停不下来。”
“培养一代优秀的运动员是一个漫长枯燥的过程,未来鞍山还会续写‘双奥’冠军城的辉煌吗?”
面对新世纪之问,鞍山市也正在开启新的“人才培养计划”。鞍山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王鹏说:“目前鞍山每年参加体育训练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青少年体育训练注册人数达到1300人以上,力争实现鞍山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人数的新高。”
分享到朋友圈
1)文章会挂上你的二维码提高爆光率
2)分享出去的文章你就是作者
3)将会获得网站金币
4)首页推荐快速加粉丝
5)像公众号一样传播你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