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陶瓷烧造过程中,用坯刀或竹片等硬物装饰的手法多样,如刻、剔、划等,纹样或精美或豪放,各领风骚。元代 龙泉窑青釉刻花盖罐
故宫博物院藏宋代 当阳峪窑剔花缸
故宫博物院藏宋代 耀州窑青黄釉划花碗
故宫博物院藏
不过刻、剔、划之外,另有一种刀法值得一聊,它既有秩序感,又有着意想不到的特殊美感,这就是跳刀纹。北宋 磁州窑白釉褐彩小盖罐
观复博物馆藏
跳刀纹,顾名思义,就是要让刀跳起来。主要手法是,工匠手执坯刀,以一定的角度、力度,与转轮上高速旋转的泥坯相切。由于阻力作用,刀头会产生短促而有力的跳动,从而在坯体上留下数万道断续而有规律的划痕。
从上面这件北宋磁州窑白釉盖罐可见,跳刀工艺形成的纹路时而紧密、时而疏朗,且长短深浅不一,极具装饰美感,这正是匠人在运刀时全神贯注、屏气凝神,并于刹那间变换速度、力量、角度一气呵成的结果,不上手难于确知。
有意思的是,这种装饰手法并非有意为之,原本是修坯时偶然出现的失误,却被手艺人从中发现秩序与韵律之美,经过反复试验,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装饰技巧。
也有学者将跳刀纹称为飞白纹,这种说法源自书法,枯墨的时候,毛笔一笔拉出去,中间有虚白的地方便是飞白,这个词借用到瓷器上,就成了颇富浪漫色彩的飞白纹,尤其是装饰在黑、褐地上,对比鲜明,韵味无穷。金代 磁州窑系黑地跳刀纹罐
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
古代匠人的一时手抖,不仅促成了跳刀纹或飞白纹的产生,这种律动、优美、质朴的纹饰,更让后人念念不忘,经常和其他的刻画手法组合出现,定窑、磁州窑、当阳峪窑等窑口多有十分精彩的表现。
比如下面这件北宋定窑绿釉净瓶,腹部以跳刀法进行回旋式的刻饰,巧妙地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波浪纹,辅以肩部的戳圆圈状花纹,以及颈部的刻斜线弦纹,令整器充满韵律,又显活泼。北宋 定窑绿釉水波纹净瓶
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馆藏
这件北宋磁州窑白釉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碗壁的跳刀纹,与碗底的划菊瓣纹以及空白处的篦划纹,搭配得疏密得当、自由随性、相得益彰。更为巧妙的是,碗外施黑釉至足,平视含蓄内敛,俯视则内有乾坤。北宋 白釉篦划花跳刀纹碗
河北省磁州窑博物馆藏
不过颇感遗憾的是,流传至今的跳刀纹器物非常稀少,国人难得一见。这也造成了它神秘、传奇的一面,由于可研究器物较少,流转扑朔迷离,关于跳刀纹产生的年代众说纷纭。
若以考古证据来看的话,跳刀纹被认为最早出现在宋金时期。也有学者发现了早期陶瓷装饰技艺中的席纹与跳刀纹的密切关系,认为其源头可继续向前追溯到唐代,甚至新石器时代。宋代 黑釉跳刀小罐一对
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
崇尚理学的宋人对这种素雅拙朴之美钟爱有加,是历史上留下跳刀纹器物最多的时代。明清时期,跳刀技法逐渐失传。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地窑口开始恢复传统的陶瓷技艺和生产,于是跳刀技艺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得以复苏。
原标题:《多亏古代匠人拿刀的手一抖~~》
阅读原文
分享到朋友圈
1)文章会挂上你的二维码提高爆光率
2)分享出去的文章你就是作者
3)将会获得网站金币
4)首页推荐快速加粉丝
5)像公众号一样传播你的文章